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

基围虾淡水养殖?

来源:bob综合app官网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4-24 04:02:28

产品介绍

      基围虾,是海水虾。菜场买的基围虾,如果养在淡水里的应该是淡化过的虾苗,是可以在淡水里养的。再有,海虾,河虾,都是有营养的。一般认为,海虾营养价值更高些,好多海水品种都有淡化苗的,现在,海水品种的淡水养殖已经很普遍了。 怎么样才可以吃到干净卫生的基围虾 1、首先我们要剪虾头,手拿着剪刀以45度的角度,从虾头部向下剪掉。我们大家都知道基围虾日常是生长在水中,他的头里面有很多器官就容易隐藏许多的重金属物质。

      基围虾是淡水育种、海水围基养殖的海水虾。基围虾形态像对虾,但它的壳比对虾软,体形没有对虾大,一般如中指大小,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,且体肥壳薄、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时令季节要求严格,冬季海水冷的时候,就不易打捞了,从口感上来说,基围虾肉质十分细嫩,所以白灼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呢!

      基围虾幼虾呈墨绿色至深绿色,成虾(呈浅啡黄色,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。市场上有些用白虾冒充基围虾,挑选时候应注意:一看颜色、二看斑点。就很容易鉴别了。

      但是在淡水中培育的虾苗,只能在淡水环境中生长,在养殖基围虾时,可以为其提供蛋白含量较高的鱼粉、动物内脏,也可以为基围虾提供谷物类饲料,让其生长的更加健壮。

      可以。基围虾既可以淡水养殖也可以海水养殖,养殖基围虾的水质必须洁净、没污染,水温保持在25-30℃之间。

      放养虾苗之前需要将其放在盐量比重1.004水中暂养才能放入淡水中。虾苗全部下池以后要控制水深在60cm左右,保持十天时间。此后每间隔一周加水1-2次,每次加水深度10-20cm,保持水深在1.5-1.6m即可。

      脊尾白虾(Penaeus vannamei),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淡水虾类,也是养殖业中备受推崇的品种。其肉质鲜美,口感细腻,并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,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。近年来,脊尾白虾淡水养殖在中国快速地发展,并成为水产养殖业的明星项目。

      脊尾白虾淡水养殖的主要优点是:首先,其生长速度较快,生长周期短,比其他虾类更适合商业化养殖。其次,由于脊尾白虾是淡水虾类,可以在淡水环境中进行养殖,不需要依赖于海水资源,可以充分的利用内陆水域进行养殖,因此在各地都能够直接进行养殖。此外,脊尾白虾具有比较强的抗逆能力,能适应不同的水质和环境条件,减少疾病的发生率,提高养殖成功率。

      脊尾白虾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,富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每100克鲜虾肉中含有蛋白质约20克,脂肪约1克,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具有一定含量。其中,虾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,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,预防心血管疾病。此外,虾肉还富有丰富的钾、钙、铁等矿物质,对人体健康有益。

      脊尾白虾淡水养殖对水质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,合理的养殖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虾类生长,提高产量和质量。以下是脊尾白虾淡水养殖的环境要求:

      脊尾白虾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,水质清澈透明,PH值稳定在7-8之间,温度保持在25-30摄氏度,溶氧量大于5mg/L,硬度适中为宜。

      养殖池塘的选址要选择开阔平坦、土质疏松、便于排水的地方,避免水体污染,养殖密度要适度。

      保持水质清洁,定期更换和补充新水,及时清除底泥和残饵,控制养殖密度,避免过度投喂。

      合理选择适宜的饲料,根据虾类生长不同阶段和需求,科学合理投喂,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恶化。

      加强养殖管理,按时进行检查水质和虾类健康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,保障养殖效益。

      脊尾白虾淡水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包括合理选址、科学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:

      1. 合理选址:选择水质好、环境适宜、养殖条件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殖,避免水体污染和环境恶劣影响虾类生长。

      2. 科学养殖管理:严控养殖密度,避免过度投喂,合理投喂适宜的饲料,保持水质清洁,及时清除底泥和残饵,保证虾类的正常生长。

      3. 疾病防治:加强养殖管理,按时进行检查虾类健康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应的药物和措施进行防治,预防虾类疾病的发生。

      4. 养殖技术培养和训练:进行养殖技术培养和训练,学习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,提高养殖效益和产量。

      随着人们对水产品健康和品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,脊尾白虾作为一种优质的水产之宝,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潜在能力。脊尾白虾淡水养殖相对成本较低,生长速度快,产量高,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。

      未来,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步的提升和养殖规模的扩大,脊尾白虾淡水养殖将会慢慢的变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,同时也能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。

      总而言之,脊尾白虾淡水养殖是一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的养殖项目。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和技术培养和训练,开展规模化、标准化的养殖,将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,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。

      养殖技术基围虾 基尾虾以壳薄、体肥、肉嫩、味美而著称。现将基尾虾的淡水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: 池塘选择池塘面积以0.13公顷~0.2公顷、深1.5米~2米为宜。池底平坦,底部保留10厘 近缘新对虾米左右的淤泥,四周开挖环沟,宽4米,深0.5米。池塘水源充足,水质清新无污染,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。虾苗放养前,池塘要做好清池消毒工作,清除野杂鱼和虾的其他敌害生物。在放养前20天左右,每亩水面用生石灰 100公斤~150公斤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消毒;放养前7天,每亩水面投放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(主要是畜禽粪),接着注水50厘米深。注水时注水口用40目筛绢网过滤,以防虾的敌害生物进入虾池;约7天后,池塘中便出现大量桡足类及轮虫等浮游动物,此时是虾苗下塘的最好时机。 虾苗放养因基尾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,因此,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(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.02)。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,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。放养前1天,用体长2厘米~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~6小时,然后再放养基尾虾,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~10万只;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,规格达1厘米~1.5厘米,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~6万只,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。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,规格均匀,体质健壮,强跳有力。 饲养管理1、投饵管理:养殖前期(虾苗体长3厘米),即虾苗下塘的前1个月,主要是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细微颗粒饲料。虾苗下塘1个月后,投喂人工配合饲料(沼虾饲料为主)。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%~6%。在生长旺季,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、小杂鱼等。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、水温、气候以及水质好坏灵活掌握,及时作出调整。如水温在25℃~30℃时,基尾虾摄食旺盛,应抓住时机,多投喂饲料,并在饲料中添加0.3%~0.5%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,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要。白天投喂占日投饵量的 1/3,傍晚占2/3,生长旺季半夜可增投一次。 刀额新对虾 2、水质管理:虾苗下池时,水深控制在60厘米,并保持10天左右。以后每隔7天加水1 次~2次,每次加水深度10厘米~20厘米,最深水保持在1.5米~1.6米。池水满后,定期放掉底层水。选择晴天上午放水最佳,放掉50厘米~60厘米底层水,让阳光尽可能照射水体,使整个水体成为富氧区,以加速虾的蜕壳,利于生长。要注意施肥培肥水质和机械增氧。施肥要根据水质肥瘦程度进行调控,控制水色为黄绿色或茶褐色,透明度掌握在30厘米~35厘米。刀额新对虾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,因此,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。不定期撒施生石灰对改良虾塘水质和底质有一定效果,每亩水面用量10公斤~15公斤。 收获捕捞基尾虾的收捕时间主要根据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要求。一般在淡水池塘养殖80天~100天,即可达到7厘米~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。也可进行轮捕,收捕方法有三种:地笼、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。

      基围虾是淡水育种、海水围基养殖的海水虾。 基围虾形态像对虾,但它的壳比对虾软,体形没有对虾大,一般如中指大小,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,且体肥壳薄、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时令季节要求严格,冬季海水冷的时候,就不易打捞了,从口感上来说,基围虾肉质十分细嫩,所以白灼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。

      螳螂虾淡水不能养,螳螂虾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,温带海域种类较少。人工养殖有一定的风险,因为可能会打碎玻璃。螳螂虾是属于齿指虾蛄科。显著特征就是胸前有一对大螯钩,而它的这对大螯钩可以说攻击力很强,尤其是这个弹射的速度,真的是要比子弹的速度都要更快一些。一般来说,螳螂虾很喜欢居住在一些洞穴之类的地方,但是它们并不会选择在沙子里面居住。

      养殖之前,必须要有优质的养殖设施,也就是池塘。池塘的深度要在1~1.5米之间,面积在4亩以上,但是也不要太大,别超过10亩,池子边缘要有坡度,池底的土壤要软和并且平坦。池子边缘的坡度要坚硬,水源质量好。最好可以有一套水位控制管理系统,还要有科学的排水灌水系统。